降雨是自然界重要的水循環環節之一,準確測量雨量,對農業灌溉、城市防洪、水資源管理及氣象研究等領域有重要的意義,因為它為這些領域的決策提供關鍵數據支持。那么,雨量是如何測量的呢?
早期,人們利用雨量器來測量雨量。雨量器由承雨器、漏斗、儲水瓶和雨量杯構成,承雨器口徑通常為200mm ,安裝時器口距地面700mm,且需保持水平。其工作原理是承接雨水,通過雨量杯量出儲水瓶中的水量,進而計算出降雨量,分辨率可達0.1mm。不過,這種方法需人工定時觀測,在雨季可能要增加觀測頻次,頗為不便。
為實現自動記錄降雨過程,自記雨量計出現了。常見的自記雨量計有稱重式、虹吸式(浮子式)和翻斗式。稱重式通過機械發條裝置或平衡錘系統,連續記錄接雨杯及儲積降水的重量,可測量雪、冰雹及雨雪混合降水;虹吸式則利用浮子隨注入雨水上升,帶動自記筆在附有時鐘的轉筒記錄紙上畫曲線,雨量達10mm時,浮子室的水會自動虹吸排空,記錄紙上的曲線能反映雨量大小和降雨過程變化,分辨率為0.1mm ,降雨強度適應范圍為0.01 - 4.0mm/min;翻斗式雨量計由感應器及信號記錄器組成,雨水經承雨器進入翻斗,接滿0.1mm雨量時翻斗傾倒,向記錄器輸送脈沖信號,記錄器控制自記筆記錄雨量,其分辨率為0.1mm ,降雨強度適用范圍在4.0mm/min以內。這些自記雨量計還可通過電訊號實現有線遠傳或無線遙測。
如今,一體化雨量監測站正在被廣泛應用。它由集成一體化的高精度數據采集器、翻斗式雨量傳感器、太陽能充電控制、智能GPRS\GMS模塊等及相關傳感器組成。該監測站能在無人值守的惡劣環境下全天候全自動運行,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組網,實時、準確地監測和記錄雨量變化,包括降雨狀態、每次數據采集間隔的降雨量、天降雨量、周降雨量、月降雨量以及年降雨量等豐富信息。
推薦閱讀
- 河道雷達水位監測站:為城市防洪裝上“數字護欄”2025-09-29
- 土壤農業氣象監測儀,助力防災減損、精準種植2025-09-26
- 認識校園全自動氣象站,STEM教育平臺2025-09-24
- 知天而作:新一代農林小氣候信息采集系統2025-09-22
- 水產養殖、水質在線監測設備——水質浮標站2025-09-18
- 浮標水質監測站:現代化水體監測的實用工具2025-09-16
- 一體化浮標水質在線監測站2025-09-12
- 夏季防災選對設備:風途河道水位計,毫米級精度保水利安全2025-09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