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瘟病危害巨大,對以大米為主食的數億人來說,其引發的農作物歉收是導致饑餓的嚴重威脅。
稻瘟病由真菌引起,能在水稻葉、莖、花序梗、圓錐花序、種子甚至根部形成病斑。這種病是最重要的植物病害之一,相關真菌在馬唐等其他草類上也能引發類似癥狀。
其癥狀在植物各部分都有體現。葉子上常見菱形病斑,在易感品種上,病斑初期灰綠呈水浸狀、邊緣深綠,后迅速擴大,老病斑變為淺棕褐色且有壞死邊界,抗性品種上病斑較小。頸圈感染會在葉與莖鞘連接處出現大面積壞死,可致葉子死亡并向葉鞘延伸。頸部感染可致爛頸或頸瘟,破壞嚴重,使種子不飽滿或圓錐花序倒下。種子感染會出現褐色斑點等,花梗感染還會導致不結種子。
傳統的稻瘟病監測方式往往存在滯后性和不準確性,難以滿足精準防控的需求。而稻瘟病監測儀的工作原理是先利用特殊裝置捕捉孢子,使孢子分離并附著在載玻片上,然后通過圖像采集和分析系統對孢子數量、形態等進行統計分析。
它能實時監測,24 小時不間斷捕捉孢子,及時發現異常。可精準識別,高清成像保證對孢子種類判斷準確。還有數據傳輸共享功能,方便遠程查看與管理,且數據可為研究助力。同時能綜合監測環境氣象指標,分析其對稻瘟病發病的影響。
在實際應用中,基于孢子監測結果,農民可科學防治,合理選藥劑、定施藥時間和劑量。它能預測預警稻瘟病發生風險,讓農民提前預防。也為科研人員研究稻瘟病流行規律等提供數據支持,推動防治技術發展。
推薦閱讀:小麥黏蟲在線監測系統做好蟲情監測
推薦閱讀
- 土壤農業氣象監測儀,助力防災減損、精準種植2025-09-26
- 認識校園全自動氣象站,STEM教育平臺2025-09-24
- 知天而作:新一代農林小氣候信息采集系統2025-09-22
- 水產養殖、水質在線監測設備——水質浮標站2025-09-18
- 浮標水質監測站:現代化水體監測的實用工具2025-09-16
- 一體化浮標水質在線監測站2025-09-12
- 夏季防災選對設備:風途河道水位計,毫米級精度保水利安全2025-09-10
- 邊坡監測設備:預警方案+設備選型2025-09-08